时间:2023-04-10 15:29:27 | 浏览:381
新华财经东京4月7日电(记者钟雅)日本政府在7日举行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任命经济学家、原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植田和男自9日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任期为5年。植田成为二战后首位学者出身的日本央行行长。
发表过“有必要继续货币宽松政策”言论,同时提示需要制定退出战略的植田,被业界视作“平衡派”。专家认为,植田将在认真分析政策利弊基础上,谨慎、稳步致力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同时,避免可能冲击金融市场的突然政策修正。然而,目前坚持近十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副作用凸显,面对平衡经济发展与修正货币政策弊端的重担,植田的行长生涯注定不会轻松。
金融政策“平衡派”
植田去年7月曾发表言论,“需要在未来合适时机认真考虑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出路”,同时他也对“仓促进入紧缩货币政策”敲响警钟,寻求二者间的平衡。他作为央行审议委员参与了1999年零利率政策和2001年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在理论层面支持宽松货币政策。他也曾表达对2000年和2006年加息过早、收效甚微的批评。“仓促加息将对经济和通胀率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实现中长期加息目标的阻碍。”业界用“平衡派”“中立派”“温和派”“善于倾听”“有决断力”等词汇描述植田。
彭博社日前对40位经济学家进行关于植田央行金融政策风格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5人认为是“中立”,8人认为是“积极采取货币宽松政策的鸽派”,0人认为是“积极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鹰派”。
日本东京短资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加藤出称其对植田的印象是,“他能将经济学理论运用到央行实务中。他不是货币宽松政策的极端信徒,可以说他是根据经济形势调整政策的中立派。从目前阶段看,即使修正货币宽松政策,应该也不会突然引入激烈的紧缩政策。”
植田日前对媒体说,“制定金融政策必须基于市场行情与物价的现状与前景。由此看,日本央行目前的政策是适合的。从现实情况判断,有必要继续货币宽松政策。”
据日媒分析,日本不会快速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日本经济增长乏力。植田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预计日本潜在增长率在略高于0%的低区间。其次,全面加息将大幅增加财务压力。财务省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需要用税收支付的国债余额达1005.44万亿日元,首次超过1000万亿日元。如果日本央行突然退出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利息快速上涨的话,政府会陷入待支付利息激增的风险。个人和企业的成本压力也将陡升。
日本央行近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1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同比上涨9.5%至119.8,再创有统计以来新高。至此,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已连续23个月同比上涨。尽管当月同比增幅较2022年12月的10.5%有所收窄,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业界推断植田的立场是在评估经济、市场、政治形势基础上,谨慎地去除“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合理因素,使政策将逐步向“普通宽松”靠拢,增加政策的可持续性以支撑经济、稳定市场。日生基础研究所上席研究员上野刚志认为,这和“与安倍经济学保持距离的岸田政权非常匹配”。
截至2022年9月末,日本央行已持有全国52.9%的国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更是将日本央行称作政府的“子公司”。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表示,植田来自学术界,是货币理论专家,这有助于增强央行的独立性,以及对货币政策解释的权威性。
媒体猜测,植田可能会转向调控5年期或更短的2年期利率,并逐渐停止控制长期利率。植田2021年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央行应该诱导短期利率,让10年期国债利率自由波动。”日本央行2021年春季回顾政策时称,降低短中期利率对经济和物价的影响更大。
日本西格玛资本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田代秀敏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场相关人士普遍认为,日本央行今后5年的政策目标是为退出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铺路。
日本经济“领航人”
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而货币政策是在每年召开8次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由央行行长、副行长及6位审议委员决定的。虽说货币政策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投票产生,但货币政策的方向性是由正副行长决定。可以说,央行行长的言行会左右日本经济的走向。
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生回忆起,2000年8月,时任央行行长速水优想要取消零利率政策,植田投了反对票。“我认为植田会继续投反对票……然而,在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植田却投了赞成票。”熊野表示,植田“求同存异”的君子气质正是央行行长需要的品质。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日前表示,希望央行新行长能带领日本走出通缩,为“安倍经济学”平稳收尾。
日本央行长期以来采取的负利率与大量购买国债政策,并没有带来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却导致了市场功能和财政纪律下降等副作用,并对金融机构的收益和资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植田上任后,怎样制定货币政策、是否修改央行与政府间协议,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摆在植田面前的是一条“荆棘之路”。
日本央行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时间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前理事前田荣治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在2023年进入严重衰退阶段并开始降息,日本央行那时进行政策调整就不得不考虑日元升值的风险。而美联储12月中旬发布的政策利率预测显示,加息可能在23年上半年结束,调整窗口期时间有限。
田代表示,修正近十年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需要时间,但仅仅是开始着手调整就会对债市、股市等各层面带来巨大冲击。货币政策“正常化”会导致日本国内“僵尸企业”大规模倒闭,出口企业承压,居民还贷压力上升等情况。
熊野认为,植田任央行行长的擅长之处在于,能够在更重视理论性的同时与市场进行对话。长期以来,央行从市场吸走过量国债,投资家难以购买,造成市场流动性差的弊端。国债市场已沦为“官制市场”,丧失了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功能。熊野称,植田领导的央行新体制,拥有与市场充分沟通、及时修正上述情况的新机会。
熊野表示,植田的短板在于与政界的对话能力。虽然植田深得岸田信任,但与其意见相左的政客不在少数。倘若植田着手修正央行金融政策,来自政界的攻击与阻力在所难免。植田与政界的对话貌似将不会轻松。
理论实务“多面手”
2月,日本政府公布人事方案后,外界大吃一惊。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评价说,“可以把植田认为是日本的本·伯南克。”这位黑马学者究竟是何许人也?
植田和男1951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叔父植田六郎评价他是好学之人,称“和男少年时代来我家做客,都会带着收音机学习英语”。植田本科毕业于东京大学数学系,随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师从知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费希尔的学生还包括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等。植田著有《对抗零利率》《国际宏观经济学与日本经济》等书籍。
博士毕业后,植田先后执教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东京大学、共立女子大学。除丰富的学者经历外,他也曾供职于多家政府及商业机构。1985年至1987年,他在大藏省担任财政金融研究所主任研究官。
1998年至2005年,担任日本央行最高决策机构政策委员会成员,是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支持者。担任审议委员期间,有两项举措值得关注。其一是,1999年,提出“时间轴效果”概念并被央行采纳,即向市场明确传达如果不满足一定条件,不会取消零利率政策,即不会加息的信号,从而对长期利率施加下行压力,以增强货币宽松政策的效果。其二是,2000年8月,投票反对取消零利率。 离开审议委员会后,植田继续与央行保持联系,包括担任央行货币与经济研究所特别顾问。2008年,植田担任日本开发银行外部董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月15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评价植田为“国际知名经济学者,对金融领域在理论和实务两方面都有很高的见识”。岸田说,考虑日本央行行长人选时,“与主要国家央行管理层的紧密关系,以及与国内外市场相关人士进行高质量交流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充分考量后,决定起用植田。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因为经济繁荣期总是伴随着金融杠杆的推波助澜,而经济下行期总是以金融泡沫破裂为标志,因此当一个经济体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金融部门总是更容易背上骂名与恶名,被视为导致经济脱实向虚进而掉头下行的“罪魁祸首”。人们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金融的厌恶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疫情暴发以来,全社会都很关注如何刺激消费,从而让经济走上正向循环的道路,有人呼吁我们效仿欧美日韩,直接给民众发钱刺激消费;但是也有人认为,全民发钱会导致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
文|巴曙松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非常动荡的发展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加速了这种增长范式的转变进程。经济在动荡中转换增长模式,无疑会让已经习惯原增长模式的市场主体产生迷惘。而新增长模式的特征在一开始也并不明朗,许多时候还摇摆不定。例如,当前的
来源:环球时报 编者的话:继11月份累计上涨1300个基点后,进入1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并升破“7”关口,持续引发关注。有专家表示,内外经济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在近期处于波动较大的状态,但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
今日财经头条|央行报告释放最新货币政策信号:主动应对 提振信心.mp34:07来自南财音频【今日财经头条】央行报告释放最新货币政策信号:主动应对 提振信心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关于货币政策的最新
今日财经头条|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 人民币资产魅力不减.mp34:17来自南财音频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 人民币资产魅力不减4月12日A股市场北向资金快速回流,全天净流入91.37亿元,创出4月以来新高。统计显示,4月以来北向资金已恢复净流入20
以下为9月22日(星期二)财经市场需要了解的5件大事: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财长姆努钦将出席国会听证会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和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将于北京时间22:30(
每经编辑:谭玉涵星期一2022.12.0509:45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讲话17:30 英国Markit综合PMI指数(十一月)17:30 英国Markit服务业PMI(十一月)星期二2022.12.0